老周摘要: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,日本最终投降的决定性原因,是支撑战争的经济潜力被美军战略轰炸基本摧毁,而主导对日战略轰炸的,正是提出火攻战术的美军轰炸机部队司令柯蒂斯·李梅实盘配资排行榜,一个真正的狠人。
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,日本最终投降的决定性原因,是支撑战争的经济潜力被美军战略轰炸基本摧毁,而主导对日战略轰炸的,正是提出火攻战术的美军轰炸机部队司令柯蒂斯·李梅,一个真正的狠人。要说导致日本投降的原因,通常来说,有“屈原”和“苏武”两种说法。所谓“屈原”,就是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。所谓“苏武”,就是苏军对日宣战,出兵东北。其实这两个都不是真正的原因,因为即便美国不投原子弹,苏军不出兵,日本也支撑不了一两个月了,1945年8月,日本的战争潜力基本上已经被摧毁了。而摧毁日本战争潜力的正是美军从1945年3月开始的对日战略轰炸。
1945年3月9日午夜,美军334架B-29“超级空中堡垒”轰炸机飞临日本首都东京上空,总共投下了2200吨燃烧弹,30平方公里的东京市区顷刻间成为一片火海。熊熊大火造成的灼热气浪与冷空气形成强劲对流风,形成了令人恐怖的“烈焰风暴”,风力高达每秒13.8米,火借风势,风助火势,大火几乎将所有东西都点燃了,金属都被高温所融化,人和木头都在令人窒息的高温中自燃!许多躲在防空洞里的人都被活活烤死,四下奔逃的人群近乎疯狂,到处是乱窜的火苗,到处是恐怖的惨叫,很多人认为水能克火,纷纷跳入附近的池塘和河流,但是灼烈大火所形成的高温将池塘里的水都煮开了!池塘几乎成了大锅子,水中避难的人们都被滚烫的水活生生煮死!黎明时赶到下町的救护人员都被眼前的惨境所震惊,池塘里漂浮着无数尸体,都被大火烧成黑炭,根本无法分辨是男是女——完全是人间地狱的场景。当晚对东京的轰炸,造成了约10万人丧生(8月6日广岛原子弹爆炸当天死亡人数才不过6万人),100万人无家可归,15.8平方公里市区成为焦土。
这仅仅只是开始。在接下来的五个月的时间里,美军又相继对横滨、大阪、名古屋、神户等日本大中城市进行燃烧弹轰炸,总共出动各种型号飞机3.3万架次,其中B-29轰炸机1.5万架次,损失各型飞机697架。投弹16万吨,有98个日本城市遭到轰炸,其中主要大城市的城区被烧毁面积均在50%以上,东京、横滨为56%,名古屋为52%,大阪、神户为57%;中小城市中,福井最高达96%,甲府为72%,日立为71%。在空袭中日本死亡约23万人(也有说50万人、60万人),伤45万,失踪2.4万人,有244万幢建筑物被毁,800万人无家可归。由于3月9日的东京大火攻给日本民众造成了极大恐惧,而且李梅结合空袭实施心理战,通过空投传单事先告知日本平民将要轰炸的地点和时间,这就更加剧了平民的惊恐,共有850万城市居民逃往乡村,导致7月军事工业工人缺勤率达50%,加上工厂厂区在空袭中遭到严重破坏,如航空工业厂区被毁60%,直接导致军事工业产量的急剧下滑——飞机发动机产量下降75%,飞机机身产量下降60%,电子设备产量下降70%,飞机月产量从1944年的2340架下降到1945年7月的200架,降幅达81%!日本炼油能力下降83%,石油储备在轰炸中被焚毁近六万吨,8月初日本石油储备仅剩四十万吨。一句话来说,日本的战争潜力遭到了沉重打击,经济几近崩溃。
到了这个地步,日本实际上已经丧失了继续战争的能力,不用原子弹,不用苏军出兵,日本也撑不了一两个月了。所以,对日本战略轰炸,才是迫使日本投降最重要的原因。而主导这场战略轰炸的,就是美军太平洋战区轰炸机部队司令柯蒂斯·李梅将军。李梅1906年出生在俄亥俄州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,性格内向沉默寡言——俗话说人狠话不多,一点不错,22岁加入美国陆军航空兵(二战期间美国没有组建独立的空军),成为飞行员。1937年,李梅升任美军第二轰炸机大队大队长。1941年12月,美国参战。李梅担任第305轰炸机大队大队长,参加在欧洲战场对德国的战略轰炸。他很快就表现出过人的战术天赋,他发现美军轰炸机为了躲避地面防空火力而改变轰炸航线,导致轰炸效果很差。经过研究分析,李梅提出了“无规避战术”,就是轰炸时采取直线飞行,对防空火力不作任何规避,同时利用轰炸机上的自卫机枪组成交叉火力抗击敌机,结果不但大大提升了轰炸效果,还有效减少了轰炸机损失。这个战术随即被美军第八航空队全面推广,成为对纳粹德国战略轰炸的标准战术。
1945年1月,李梅调任第21轰炸机部队司令,负责对日本战略轰炸。来到太平洋战场之后,李梅很快发现,欧洲战场的高空水平轰炸,在对日本战略轰炸时,成效甚微。因为日本和德国的情况截然不同,没有集中的工业区,工厂尤其是生产链下游的小工厂小作坊,都分散在居民区,面积轰炸很难奏效。于是他仔细分析研究了日本的情况,认为日本防空火力薄弱,城区建筑大都是木质结构,而且消防力量薄弱。所以极富针对性的提出了新战术。首先,采取1500米飞行高度的低空轰炸,从而减少高空飞行的燃油消耗;其次,拆除轰炸机上的所有自卫武器——这一点最初让美军飞行员都无法接受。但是,这两个措施,使B-29轰炸机的载弹量从原来的3吨增加到7吨,整整翻了一倍!而最重要的措施,就是全部使用燃烧弹,包括M69凝固汽油弹和白磷弹。这个火攻战术的结果,历史已经证明了,非常非常非常有效,甚至可以说深刻影响了太平洋战争的进程。由于这是李梅发明的战术,所以史称“李梅火攻”,李梅也因为成功点燃了日本,得到了“烧烤大师”的绰号。
战后,李梅火攻所造成的惨重人员伤亡(而且绝大部分都是平民),以及大规模燃烧弹攻击的惨烈场景,也引起了很大争议,认为过于残忍,在人道主义和伦理上受到了批评。但是,讽刺的是,1964年日本政府授予李梅一等旭日大绶章,理由是李梅火攻推动战争提前结束。如果没有李梅火攻,这场战争至少还要延长一两年,还可能需要美军在日本本土登陆之后才会迫使日本投降。这样,必然会增加数百万人的死亡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李梅火攻固然很残忍,但在事实上也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。(本文图片来自网络)
利众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